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,你怎么知道是
牛市呢?万一只是个大级别的反弹呢?
所以,很多人不敢上车,观望犹豫。
如果一直观望,倒也罢了,不会损失什么。问题是观望伴随着煎熬,尤其在攀比心理刺激下,看身边朋友持续赚钱,上车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。届时为了摆脱煎熬,很多人会不计成本地入市,在牛市后半段上车,最后,往往做了接盘侠。
有一句俗语,“若一家公司需要更新设备,即便还没有购买,也在为它花钱了”。久拖不决,并没有真正节约支出,反倒因生产效率低下产生很大的隐形代价。既然早晚都要买,早一天买,早一天投入生产,才是真正的谨慎和节约。
炒股也一样,只要你开始观望,你就一定会上车。既然如此,就要早上车。
现实中,如果你劝人上车,多半会碰一鼻子灰。
面对股市大涨,没有上车的
投资者会产生认知失调,为了消灭认知失调,他们会为不上车(或轻仓)找理由,如经济低迷、疫情冲击、贸易争端等。
“一个人想要什么,就会相信什么”。这个时候的投资者,眼里全是风险,是断不会认错的。
这种心理下,牛市初期,投资者是多疑的,倾向于将市场解释为假牛市,任何一次下跌和调整都是证据;到了牛市中后期,他们忍不住煎熬终于入市,此时又会变得固执,对很多风险信号视而不见,认为牛市将永远持续下去。
上不上车、轻仓重仓,是个心理问题,不是逻辑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