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调整牛”——这词儿一听就透着A股特有的黑色幽默:
别的市场调整叫“回调”,咱们调整叫“牛市”,还是官方认证的新品种。
核心逻辑扒开看,其实就是把“高位震荡”包装成“慢牛中继”,把“跌不动”说成“跌就是爹”。
好处是给套牢盘一个心理按摩:别割肉,你这是在参与国家战略牛。
风险是一旦缩量横盘久了,场子冷了,利好出尽,就变成“横盘出货牛”,最后一根大阴线把“调整”俩字也收走。
所以实战里别把新词当护身符:
1. 量跟不上,先当反弹做,T+0降成本;
2. 跌破10日线且日内无反抽,直接降仓,别跟“牛”较劲;
3. 真有改革催化(并购重组、央企市值管理)再右侧加仓,那时“调整牛”才可能升级为“改革牛”,否则就是个段子。
一句话:词可以新,钱得旧——旧的钱才是真的钱,别被新概念忽悠成新韭菜。